【文化分析】数字化正在改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方式
【文化分析】数字化正在改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方式
【文化分析】
作者:岳永逸(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)
2023年“非遗广州红”网络宣传活动以“非遗粤传承”为基础 以漫步广州红为主题,联动广州100多个本地城市空间,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漫步地图、非物质文化遗产奇妙剧场巡演、元宇宙漫步街区三大板块活动,展现贴近生活、丰富多样的“互联网” “非遗”生活方式。其中,自11月17日推出“非遗主题漫步地图”以来,微博话题“非遗广州红”点击量超过1.6亿。其中,自11月17日推出以来,微博话题“非物质文化遗产广州红”点击量超过1.6亿。数字作为一种新的载体,加速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,数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奇妙“混合塔”已成为一个基本的社会事实。伴随着数字时代的全面发展,这一组合必将进一步拓展领土。
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来看,科学技术的进步与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。科学技术进步为文化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,文化发展为科学技术进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。在这些因素中,文字作为人类交流事务、表达思想的重要载体,在人类文明的演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。以前需要口耳相传的知识,眼见为实的技能被记录下来,后人也因此在前人的基础上更新迭代。并且,许多因各种原因而失传的技巧,也因为有文字记录而在新时代得以恢复、更新。
在安徽祁门、岳西一带的乡村,作者曾经参观过古老的戏台。位于山区,邻村,口音确实不一样,很多当地人都不知道为什么。然而,散落在乡下的这些古老舞台上的文字、碑铭所描述的舞台、戏剧、演员,却把这些说不出话来的村庄连接成一个整体。就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而言,文字社会的生命力明显优于无文字社会。在现代,没有留声机、录音机、录音笔等工具,很难想象当前口述史将会盛行。随着新工具的不断出现,人类的文化生态和艺术形式发生了变化。
在“话匣子”(广播)来到中国之前,以露天卖艺维持生计的相声,在北京老天桥、天津等地。虽然主要是语言表演,但他们有更多的姿势和动作。实际上,边唱太平歌词边白沙撒字“圆脸”(招呼人),是当年相声艺人入门必修的基本功。由于露天落地,四周的观众都可以看到,对口相声的两位艺人都是面对面的表演。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,随着“话匣子”的日益普及,口才好、声音好的相声艺人与“话匣子”有着天然的亲和力。因此,由于“话匣子”的介入和影响,相声艺人的口齿清晰,声音个色益发。在改革开放前播出“统一世界”的几十年里,相声也从原来的“看”变成了主要的“听”,以至于演员白沙撒字的基本功逐渐丧失。改革开放后,电视的普及和网络时代的到来,直到现在抖音、小红书等新媒体的盛行,相声又开始回归表演。即使隔着不同大小、不同形状的屏幕,“看”至少也不逊色于“听”。因此,即使不再是白沙撒字,相声演员的外貌、服饰、体态、表情甚至眼神也再一次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性。
显然,在相声的百年演变中,广播、电视、网络不仅仅是一种传播方式,更是一种真正参与相声制作和生产的方式。相声以不同的方式传播,显然有不同的风格和形式,培养了不同的受众,创造了不同时代的生活方式、娱乐方式和审美实践。
国学大家钱穆曾指出,《诗经》中的“民族风格”经过文字的记述和处理,不再是用方言纯粹意义背诵的“民歌”。由于文字的载体,所写的“民族风格”具有更广泛的传播范围、受众和普遍性,与“优雅”和“赞美”没有本质区别。从这个角度来看,就像相声一样,作为一种新技术和载体,数字化不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可避免的保存和传播手段,而且有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、传播和传承。同时,它还在生产非物质文化遗产,至少使“实体”非物质文化遗产出现了“数字非物质文化遗产”的新形式。他们有自己的观众,流布的场地。这一新形式,共同构成了当今非遗保保护和传承的新形式。
数字化正在创造和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态和生态,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革命力量。有了它,非遗更能有效地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。这种传播,也就成了一种切实有效的生活传承。
2023年12月25日,光明日报 16版)
免责声明:本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互联网搜集,并不代表本站观点,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。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告知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